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加快交能融合 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记者 乔雪峰  2024-09-27 18:33:57  人民网

近年来,我国把推动新能源发展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利用大国。同时,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使中国兑现了自身减排承诺,也为全球削减碳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化石能源替代的重要力量。”9月26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上表示,当前,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正在落实“双碳”战略,积极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加强规划政策协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创新关键技术装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沿线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交通运输工具新能源替代,完善交通运输新能源供应体系,有序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据费东斌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40万辆,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近860万台,加氢站超过450座。在铁路领域,9个型号的新能源铁路机车已成功下线,今年将实施200台新能源机车替代老旧机车,推动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更新,减少燃油消耗。

在沈海高速公路上海嘉浏段朱桥服务区,一片片太阳能光伏板架设在主楼和司机之家的楼顶上,将光能转化成绿电,为服务区提供能源,日常发电量可满足服务区一半以上的用电需求。今年7月份,上海市首个绿色低碳高速公路服务区——朱桥服务区建成使用,为“光伏+高速公路”应用场景探路。

在上海,“交通+能源”融合发展正在向高速公路全场景延伸。“装上了‘绿色充电宝’,在夏季用电高峰时,可极大减轻服务区用电负载。”朱桥服务区负责人庄海清介绍,据初步统计,使用光伏发电后,服务区每年至少可节约标准煤7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00吨。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表示,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和能源电力行业碳排放合计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50%,两个行业都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新能源和交通的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交通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来看,交通领域是新能源应用的重要场景,特别是对于能源资源相对紧缺的中东部地区来讲意义更为重大。”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交通能源融合工作,先后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光伏在铁路边坡、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交通领域的应用,积极支持在新建铁路场站、民航机场、港口码头、物流枢纽、分拣仓储的屋顶及空闲场地建设光伏发电设施,推动开发临港风电。

“我们也正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发展作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鲁俊岭进一步表示,中国的交能融合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对接新需求,推动可持续交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业界:多措并举推动建设更加开放融合的低空经济生态
下一篇:工业新动能支撑作用彰显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持续快速增长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