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王绍绍 2024-09-25 15:59:17 人民网
裸眼3D沉浸式体验、绿色健康的智慧黑板、4K/8K超高清电视、流媒体后视镜引领驾驶革命……近年来,视听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激光显示作为视听电子产业的重要部分,目前已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高新产业之一,进一步点燃了数字经济活力。
此前,工信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激光显示从小型激光投影机向大型超高清、高画质、超大尺寸激光显示系统方向发展,推动激光电视、投影等产品普及,培育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对实现激光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激光显示已经发展成最具创新活力的显示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在近日举办的2024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表示。
海信视像科技总裁李炜介绍,过去十年激光电视持续推动大屏在家庭用户中的普及,实现了卷曲屏、升降屏等多种创新设计。从行业数据上看,近几年大屏电视消费成倍增长,而激光电视正是其中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在本次大会的众多展品中,海信激光电视星光S1 Max吸引了不少目光。其采用屏幕可折叠2.0技术,并升级为8点全折叠的全新蝶翼框架设计,使得120吋的震撼巨幕能够轻松折进Mini包装箱中,实现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在显示上,海信激光电视星光S1 Max则采用了全球电影院同源技术,其数字放映技术展现了更多、更真实的色彩,1:1复现影院观感,还原电影、纪录片等画面中丰富的细节。
“展望未来,激光显示将呈现出画面更大、画质更好、外观更小巧、交互更AI的技术趋势。”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三年激光电视有望在目前基础上提升40%的亮度和能效,峰值亮度再提升5倍,对比度提升10倍。三色激光配合更高效的屏幕技术,则有望提升3倍亮度,实现新的技术飞跃。
激光显示不仅向“新”而行,更向“绿”而动。通过激光引擎和镜头的持续优化,激光电视主机体积可以大幅缩小到接近11寸左右,在未来通过与家居的融合,可以实现主机的完全隐身。激光显示所展示的能效优势也将继续保持,未来可实现“一吋一瓦”的超级节能水平。
激光显示技术的绿色特性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设计上,更贯穿于其整个生命周期之中。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的控制,再到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海信自主研发的激光电视相比传统电视节能50%以上,部件原材料的总可回收利用率更是提高至92%,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在业内专家看来,推广和应用激光显示技术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激光显示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激光显示技术不仅将成为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将成为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力量。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核心。”上述专家建议,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视听电子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激光显示技术作为视听电子产业的新兴领域和增长点之一,将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其独特的绿色特性和创新优势也将为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习生李想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