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刘温馨 2023-08-16 17:28:32 人民日报
依托元宇宙技术,人们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般进入虚拟现实世界;有了量子测量技术,生物医药研发者可精确了解血液中极微量物质的含量;栩栩如生的人形机器人,有的会引吭高歌,有的能翩翩起舞,有的可操作精密医疗仪器……一项项前沿技术乃至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接连落地,助力未来产业在我国阔步前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迭代的节奏也有所加快,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只有提早谋划、提前部署,瞄准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的未来产业发力,才能“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
立足早部署、早行动,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要认识到未来产业是一场时不我待的“竞速跑”,要求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先发者在技术、人才、知识产权、产品标准等方面率先突破后,往往会赢得显著的“身位优势”,后发者则可能“一步慢、步步慢”。比如安徽合肥,针对类脑科学等国际科技前沿热点边布局边研究、边建设边产出,“沿途下蛋”摘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期待今后有更多地方瞄准前沿,在“竞速跑”中脱颖而出。
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要认识到未来产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再到研发出新产品、实现产业化,未来产业一般得走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特别在一时难以见到效益的起步阶段,要面临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难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在科学论证、准确分析产业前景的基础上选准发力方向,持续投入、压茬推进,推动一项项技术“从0到1”、一个个产业从小到大。
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要认识到未来产业是一项涉及广泛的“大工程”,需要统筹施策、多点发力。比如,上海推出“开源计划”“雨林计划”等六大计划,通过试点示范、政府采购、开放合作等,为未来产业努力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广东深圳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福建厦门组织开展未来产业骨干企业备案工作,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就地转化……各地各部门积极施策,解决未来产业发展的瓶颈、痛点,从资金、人才、创新机制等方面为未来产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未来产业前景广阔,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我们必将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