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全力做好粮食产后服务

常 钦  2023-07-14 17:47:45  人民日报

今年夏收,重庆市垫江县金光村种粮大户陈光中40亩小麦刚收完就遇上了阴雨天,晾晒难成了他的“心头病”。刚好,镇上新建起了集清理、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陈光中直接将新麦从地头拉进了烘干房,刚烘完就以每斤1.45元的价格卖给了收购商。

说起产后服务,老陈坦言:“以前受天气、场所等制约,粮食晾晒是个‘老大难’,有了产后服务中心,麦子收割后及时烘干、及时销售,减少了损失,每斤收购价还比去年涨了5分钱。”

减损就是增收。目前我国建设了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了产粮大县全覆盖,减损降耗等成效日益显现。

保障粮食安全,除了种植环节多措并举,做好产后服务同样重要。受天气变化、机收进度等影响,粮食收获后如果不能及时晒干烘干,容易导致水分偏高、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发霉发芽等情况。不少农民储存粮食,待行情好时再销售,然而由于装具和技术跟不上,多因虫害、发霉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全力做好粮食产后服务,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损失,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做好粮食产后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是关键。以烘干服务为例,目前我国粮食产地烘干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部分地区设施装备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要加快补上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加快粮食从“路边晾晒、自然风干”向专业化、科学化烘干服务转变,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损失。提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还要发挥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机具设施补贴力度,提升共享与服务能力,带动更多小农户解决“丰收后的烦恼”。

粮食产后服务要瞄准全链条。粮食成熟后,要经过收获、运输、储存、加工、流通等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餐桌,任何一个环节的“跑冒滴漏”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做好产后服务就相当于多耕种了一块块“无形的良田”。因此,粮食产后要进行全链条、系统化管理,“产购储加销”协同发力,“一条龙”助力粮食减损、农户增收。《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如果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个至3个百分点,可降低粮食损失约1100亿斤,相当于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粮食产能提升和产后服务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提升粮食产后服务水平,减少产后损失,我们就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下一篇: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