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3-02-27 18:21:53 经济日报
必须出重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才能让广大市场主体“留得青山”、恢复发展。要针对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治理,推进收费规范化、透明化,注重多部门协同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落实涉企收费优惠政策和整治违规收费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巩固整治乱收费成果。数据显示,去年各地严肃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共查处相关问题7700多个,涉及金额50多亿元。在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的形势下,涉企违规收费还屡禁不止,与助企纾困政策要求背道而驰,应引起高度重视。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问题,对市场主体正常运行影响很大。近年来,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治工作持续展开。应该说,收费项目越来越少、收费行为越来越规范透明,加上持续实施减税降费,企业负担不断减轻,获得感明显。同时要看到,“三乱”问题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又有不同特点和表现。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地方、单位“钱袋子”收紧,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冲动有所增强,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我国持续实施退税减税降费、缓税缓费等政策,这是助企纾困的关键性举措,对广大市场主体来说无疑是“放水养鱼”之举,有力促进企业轻装上阵、应对挑战。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则属“竭泽而渔”行为,加重企业负担,抵消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其后果,直接妨碍了市场主体恢复发展,进而影响了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为此,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必须出重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才能让广大市场主体“留得青山”、恢复发展。
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要针对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治理。涉企收费类型多样,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还有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以及一些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的收费,等等。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有必要聚焦社会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对违法违规收费“零容忍”,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和责任人严厉处罚、追究责任。目前,有关部门瞄准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领域、金融、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进行专项整治,这些都是不少市场主体面临的“痛点”领域。通过重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七寸”,有利于更好遏制住各种违规行为。
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要推进收费规范化、透明化。“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收费越公开透明,违规现象就越难以遁形。在这一方面,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财政部在门户网站公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一张网”,实行“阳光收费”。“一张网”之外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执行,个人和企业有权拒绝缴纳。同样,其他领域也有必要加大收费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收费透明度,给社会一本明白账,方便社会监督,确保所有收费在阳光下进行。
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要注重多部门协同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尽管“三乱”问题已取得明显成效,但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涉企收费问题较为复杂,领域、环节、形态较多,有的甚至还很隐蔽,需要各有关监管部门密切合作、综合整治,否则容易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同时,治标更要治本,应该重视长效监管机制建设,比如打破行政垄断、完善收费清单制度、畅通监督渠道等。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逐步企稳回升,但困难挑战还有不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还很不容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必须一方面落实助企纾困特别是减税降费政策,一方面大力治理“三乱”,有效实现减负赋能。只有这样,广大市场主体才能更快恢复元气、生机盎然。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探索中国式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下一篇:精准发挥财政作用促消费回暖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