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正文

到2025年,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万平方米以上

河南多措并举提升地热勘查能力

本报记者 董梓童  2023-06-13 18:17:48  中国能源报

“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地热能供暖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占全国总规模的23%以上,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8倍,同时浅层地热能供暖也取得稳步增长,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河南省‘十三五’期间地热能发展目标。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万平方米以上。”5月30日,在第七届河南地热资源高质量可持续开发利用峰会上,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陈焰华指出。

5000万平米以上,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要增加约50%。面对如此积极的目标,河南省地热能产业要如何抢抓市场发展新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碳”经济新引擎呢?

推进规模化开发利用

据陈焰华介绍,《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300万吨标准煤以上,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任务。《规划》提出,持续推进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加快中深层地热能集中连片开发,拓宽地热能利用方式。

国家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地质局地热首席专家卢予北指出,河南省地热能资源十分充足。“河南200米以下的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浅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估算省內干热岩可采资源潜力相当于14亿吨标准煤,另外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热储面积为整个省内国土面积的30%。”

不过,卢予北同时指出,目前河南省地热资源勘查程度较低。地热资源量掌握不清晰,基础数据不足,地热资源的规划布局、科学研究以及规范管理等,都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研究和数据的支撑。

加强基础工作

卢予北透露,截至2020年12月,河南省已完成的地热地质工作程度基本以调查和普查为主,其中调查阶段地热项目18个,普查即预可行性勘查阶段项目31个,详查阶段即可行性勘查项目7个,数量较少。

卢予北进一步指出,地热资源勘查是地热资源产业化的重要要素。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是地热产业化的基础工作,后期还需要进行地热资源监测和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估工作,目的是为政府决策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地热能资源开发方式、系统设计、利用效果受当地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气候等条件制约,表现在不同地理位置,岩土体热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换热效率相差悬殊。如果地热资源勘查不充分,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和决策依据可能不足。”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李翔认为:“要发挥地热能作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勘查到位。这个词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地热能开发是在城市建设规划已经落地的情况下,再去根据规划的项目勘查、编制开发利用方案。但这种方式对于中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来说,风险很大,存在前期投资浪费的情况。”

协同发力促发展

卢予北援引数据称,河南地热井深度在300米至3318米之间,以开采低温地热资源为主,开采深度多为800米至1300米,深度大于1500米的地热井数量较少。

在李翔看来,河南省地热资源条件优异,不仅是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资源也非常不错,可利用量很大,未来河南省地热能开发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需要持续推进地热能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这也是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

李翔提出,要提升地热资源调查精度,将地热能开发真正融入到城市发展规划当中。目前执行的地热资源调查精度不够,会让后续工作大打折扣,可以针对不同区域分阶段开展勘查工作。

卢予北补充说,部分企业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在没有足够地质勘查评价基础上,盲目上马项目、私采滥排、无序开采地热资源,导致能耗高、地下水回灌困难、水位下降、地下换热冷热失衡问题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出现。要做好勘查工作,就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处理好企业、勘查单位等之间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做到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地热开发属于公益性民生工程,要把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当事业做,而不是占地盘、抢利益和炒作,这样地热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海打造清洁能源发展新引擎
下一篇:动力电池回收步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