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从民宿发展看乡村振兴

陈世涵  2023-05-17 10:53:39  人民日报

一个别致院落的诞生,是沙石草木的创意组合,更体现设计经营者的匠心独运;一片民宿集群的生长,是文化资源的重新激活,更展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美丽图景。

院子虽小,辐射却广。无论是修复当地的特色景观,还是吸引本土人才的加速回流,或是“乡村+文旅”新模式推动经济稳健发展,黄河宿集为当地产业协同发展吹来徐徐春风,也让人看到文化产业背后的巨大潜力。当然,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是一门系统性工程。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产业,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发掘、引入恰当的产业门类,更需要统筹人文资源、生态优势、地理位置等多种要素,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产业何以改变乡村?在于产业,更在于人。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势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让村民化身乡村振兴主力军,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带着游客看沙漠、探访古村落、聊身边趣事……村民既是文化浸润的对象,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从长远来看,充分激发村民的主体性与内生动力,不仅能塑造文旅改变乡村、乡村反哺文旅的正向循环,更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开放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下一篇:自驾游升温折射出行服务新机遇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