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热捧人工智能需防泡沫

李华林  2023-04-10 11:39:01  经济日报

“十大职业的终结者”“划时代意义的应用”……似乎在一夜之间,ChatGPT家喻户晓,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吸金无数。

ChatGPT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对人工智能的现实需求,也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相关数据显示,1月31日至4月6日,ChatGPT概念股板块成交额从160多亿元攀升至850多亿元,整个板块指数涨幅已逾50%,部分概念个股年内累计涨幅更是高达300%。

资本在热捧ChatGPT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泡沫。ChatGPT超高的“智慧”拓展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但任何新概念、新技术从萌芽到大规模商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当前ChatGPT在应用场景和商业化探索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一些公司在相关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突破,甚至不少公司业绩处于亏损状态,股价却先突飞猛进。这其中,既有市场资金有意捧之炒之,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被动身价上涨;也有部分上市公司主动“炒概念”“蹭热点”,企图趁机捞一笔就走。但无一例外的是,概念炒作越烈,市场泡沫越大,越对相关行业发展无益。目前ChatGPT概念板块已经存在估值泡沫化迹象,截至4月6日,整个板块市盈率已高达136倍。

技术门槛高、投入规模大、知识迭代快,ChatGPT的发展成熟需要资本的关注、需要市场有效的定价,而不是过度的炒作。历史经验看,一家公司的估值终究会回归业绩基本面,如果业绩与股票价格相去甚远,那么从哪里炒上去,最终还是会掉回原点。而在股价一起一落间,本该对创新给予支持的资金,却游走在不同投资者之间,既影响了资本对创新的激励,也扭曲了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类似的故事并不陌生,比如区块链、元宇宙,从一夜爆火到跌落“神坛”,历历在目。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及股价操纵行为的监控处置和打击力度,为人工智能长远发展营造信披规范、运行有序的市场;上市公司要保持战略定力,打好技术地基,以核心技术突破赢得市场支持;投资者要把握好投资尺度,切勿跟风炒作。

唯有市场各方静下心、沉住气,多一份行稳致远的从容,少一份急功近利的浮躁,方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走进生活、方便你我。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挥外贸促稳提质效应
下一篇:促进税收与经济良性循环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