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3-05-25 11:43:12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常钦、李梅英)记者24日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5年来,农业农村部推出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绿色优质、专用特用新品种,审定优质绿色品种2267个,占比达1/3。
品种审定是品种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事关种业振兴全局。审定品种试验亩产稳中有增,小麦亩产由2017年的416公斤提升到目前的488公斤,涨幅达到17%。同时,审定了11个耐盐碱水稻、4个耐盐碱小麦品种,开通了耐盐碱大豆品种试验。针对带状复合种植急迫需求,遴选推荐了8个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苗头性大豆品种。
优质绿色品种加快推出,更好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5年来,国审优质绿色品种逐年增多,其中,水稻绿色优质品种1845个,抗病品种占比增加12个百分点;2022年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优质品种占比首次超过六成,兼具绿色、优质、高产的“三好品种”就有22个;小麦优质强筋、弱筋品种99个,优质弱筋品种从无到有;大豆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品种中,高油、高蛋白品种占到40%。
据了解,今后农业农村部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加快培育推出一批高产稳产、绿色优质、专用特用优良新品种,为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品种支撑。在挖掘现有资源潜力、主攻单产上下功夫,推出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新品种。要严入口、畅出口,逐步实现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让品种审定“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培育消费载体 释放消费潜力
下一篇:内蒙古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531万千瓦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