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本报记者 齐志明 2023-05-24 17:31:00 人民日报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北五岔镇大庙村周怀勇家的上千亩棉田里,一辆无人驾驶拖拉机正自行牵引着播种机精量播种。
“通过棉农综合服务平台贷款200万元,种棉花更有底气了。”周怀勇说,今年种棉资金到位早,棉种、播种机、地膜等生产资料准备充分,一周左右的时间,家里棉花地就都播完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2022年,全国棉花产量597.7万吨,同比增长4.3%,新疆棉花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
为降低棉农种植成本,缓解棉农资金周转压力,中国供销集团所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挥优势,在2021年8月上线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为棉农提供棉花行情、棉花交售数据查询、加工企业筛选以及棉农贷款等服务,帮助棉农解决种植环节贷款难问题。自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全国累计注册的棉农用户数量达31.5万。
经过近两年的运营,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与多家银行达成合作。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通过平台进行贷款的棉农约7000人,专项贷款累计使用超16亿元,户均贷款超过20万元。
“今年我们加大棉农贷款投放力度,与棉农综合服务平台合作,不仅贷款利率低,还简化了棉农贷款手续,随借随还。”中国民生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零售金融部高级经理乔洪说。
“棉农综合服务平台旨在向广大棉农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服务,实现棉农种植专项贷款线上申请、审批和发放。未来,还将实现农资、农机、农技、籽棉收购等供需对接,为棉农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好武介绍。
“我们要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新技术与棉花产业深度融合,将数字化应用到种植、加工、检验、仓储、物流、消费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让棉花好种也好卖,赋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优化服务完善机制 增加岗位稳定就业
下一篇:“数字浙江”创新提质奋力向前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