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丁怡婷 2023-05-08 10:43:57 人民日报
出门就有菜市场、理发店、裁缝铺,闲置用地改造的口袋公园可以跑步健身,社区还定期组织居家收纳、艺术插花等讲座活动……一位家住上海的朋友感慨,他所在的社区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了。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当前,不少地方正积极开展完整社区建设,通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等举措,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住建部数据显示,我国设市城市新建居住区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比例,已经由2018年的31.2%提高至2022年的84.9%;2022年,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共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5万个。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是解决突出民生难题、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举措。城市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大多数时间在社区中度过。有研究显示,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也就是步行15分钟左右的距离。建设完整社区,就是要通过完善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店、菜店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保障公共活动空间等,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养老教育、文化休闲等需求。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将城市分割成功能单一、相互分离的居住区、工业区等,容易造成出行难、不宜居等“城市病”。建设完整社区,就是要通过构建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基本细胞”,让城市有机体更好地“新陈代谢”,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建设完整社区要冲着需求去、找准发力点。居民期待什么、操心什么,就着重补齐什么。当前,不少地方正通过城市体检的手段“找病因”“开处方”,更有针对性地补齐社区设施和服务的短板。比如,四川成都市通过体检发现,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高、适宜群众就近健身需求的设施配置等存在短板,于是利用高架桥下的闲置空间设置篮球场、游乐区等,并运用花卉绿植进行装饰,广受社区居民欢迎。
应当看到,完整社区不是完美社区,不必追求大而全,而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的建设模式。比如,一些老旧小区空间有限,就可通过改造边角地等方式对空间进行高效利用。又如,建设中小学、养老院、食堂等设施时,为了节省资金,可根据实际情况多社区就近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此外,一些超大、特大城市需在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推进智能化服务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在北京,不少社区引入了“规划师”,专业人员、居委会等多方共同搭建议事平台,引导居民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在浙江,通过“浙有善育”平台,居民可以查看周边已备案幼儿托育机构的位置、收托规模、收费标准等各类信息,体验智慧生活服务圈。今后,这样的精细化治理之举还可更多些。
根据《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3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将提高到60%以上。补齐社区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一批完整社区样板,更多居民将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社区生活。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4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8%
下一篇: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