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敖 蓉 2023-02-02 17:26:48 经济日报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积极部署落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有关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社会救助暖民心
党中央深切关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要求,正快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一件又一件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惠民举措解了忧愁、暖了民心。
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民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协同,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国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地区累计为756.2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24.6亿元;17个省份和兵团部分地区启动价格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惠及994.7万人次,支出3.5亿元。
2022年,民政部持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6300多万名困难群众的数据信息实时更新,低保等救助政策及时调整跟进,中央财政安排的1546.8亿元救助补助资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民生保障领域凝练着‘中国经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林闽钢表示,一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解决民生保障问题的中国智慧和独特创造。尽力而为意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做民生实事,量力而行强调务实作风,统筹考虑发展阶段和承受能力。二是用心用情暖民心,这是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鲜明特色。我们党长期保持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的传统,能够让群众及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些温情不是简单地发钱发物,而是形成了“物质+服务”,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积极开展生活指导、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精神层面的服务,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使服务对象真切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
比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相帮扶·城温暖”困难群体帮扶服务实践就已形成品牌,他们从致困原因、需求和资源入手,精准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聚合社会力量扩大救助“朋友圈”,使困难群体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不足1.4万元增至目前的2.2万余元。
兜牢底线看乡村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关键在乡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认为,这需要着眼于健全完善民生保障的体制机制,继续适度扩面提标、扩围增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当前,民生保障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风险点和短板问题,如大病慢病、自然灾害,需要持续予以关注。紧扣风险点,找到突破口,2022年各级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乡村振兴部门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数据比对共享长效机制,及时对未在兜底保障范围内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逐一摸排核查,持续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施以援手,提供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服务,确保应兜尽兜。
村级“救急难”互助社是安徽省六安市的一项创新举措。当地紧贴基层实际,及时对遭遇重大变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而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紧急情况,给予先行救助,打通了社会救助基层服务“最后一米”。
2022年9月份的数据比对显示,全国共有297.48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尽管去年我国面临疫情和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脱贫人口收入仍然实现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增幅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的增速。
当前,如何让更多人公平公正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左停建议,一是要提升务农人口和农民工经济回报;二是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让广大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三是要拓展乡村社区和集体经济组织民生服务功能,将其建设成为基本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节点。
社会保障要持续
经历30多年的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各项制度框架均已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基本实现了法定人员全覆盖。近两年,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每个“分支”都在努力扩围增效,最大限度保障民生。
2022年,失业保险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全国共向1058万失业人员发放不同项目失业保险待遇887亿元。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表示,下一步还将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强对困难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我们将继续加强困难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政策落实,畅通申领渠道,经办程序能简尽简,待遇申领能快尽快,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兜底功能。”桂桢说。
“面对有限社会资源与超大规模人口对社会保障资源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从全局出发,用底线思维来确定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的地位。”林闽钢表示,要坚持实事求是,使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走大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央行“扫货”黄金
下一篇:新加坡房地产保持上涨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