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姚 进 2022-11-16 18:15:06 经济日报
11月份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为10000亿元,有着较高市场关注度。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17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保持在2.75%、2.00%不变。
公告显示,11月份以来人民银行已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对此,专家表示,通过多种方式整体加量投放中长期流动性,有助于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
“11月份MLF缩量续做,主要是市场中长期流动性充足,本次MLF缩量1500亿元,但续做的8500亿元MLF工具,加上PSL、再贷款工具资金,中长期流动性投放超过1.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是在增加的。另外,10月份金融等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机构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
周茂华进一步表示,MLF利率维持不变,主要是目前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环境,仅靠央行降息措施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目前国内需求受抑制,部分行业企业面临困难,需要多部门政策措施协同配合,更多倚重结构性工具。同时,市场对央行降息较敏感,货币政策促内需稳增长需要兼顾内外均衡。接下来,还是要落实落细一揽子政策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扩大有效需求。
考虑到11月份MLF到期量巨大,此前有市场预期认为,央行有可能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1月份之所以未实施降准置换到期MLF,可能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降准置换到期MLF对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作用有限,而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在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可以看到,9月份商业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其中也包括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这样来看,为推动LPR报价下调,当前动用降准工具的必要性不大。
其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高通胀局面难现明显改观,2023年二季度之前美联储有望持续加息,美元指数很可能继续处于强势运行状态。这意味着当前兼顾内外平衡、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宏观政策权衡中的比重较高。降准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但市场也易于将其理解为货币宽松的重要举措。由此,出于稳汇率角度考虑,当前监管层对实施降准或较为慎重。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放和监管齐头并进
下一篇:机构“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