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刘琪 2022-09-06 17:17:43 证券日报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不变。鉴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零回笼零投放。从本周来看,周二至周五(9月6日至9月9日)每日还将分别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
6月中下旬以来,央行逆回购操作一改以往以100亿元为主的固定量投放模式,操作量频繁发生变化。不过自7月27日以来至今,央行每日逆回购操作量稳定保持在20亿元。
谈及央行开展低量逆回购操作,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是根据资金面情况进行灵活操作。一方面,7月份以来市场流动性略偏宽松;另一方面,向市场释放出央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9月5日,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下行14.2个基点报1.033%,7天Shibor下行10.1个基点报1.409%,14天Shibor下行5.6个基点报1.372%,均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截至9月5日17时,DR007(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为1.3501%,远低于当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
从9月份的流动性扰动因素来看,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9月份一般是财政支出大月,财政存款可能下降,将为流动性提供一定支撑。但另一方面,流动性面临的压力同样较大,临近季末,银行监管考核压力增大,流动性需求增多。9月份将有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均可能在9月份大幅加息,新兴市场金融波动将持续并蔓延,在避险情绪影响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国内流动性也将面临一定压力。
“整体来看,9月份流动性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要多于8月份。”王有鑫认为,目前从流动性供需格局来看,流动性供给相对充裕,在流动性需求偏弱和利率中枢不断下移背景下,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降至20亿元已经可以发挥稳定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8月15日,央行调降逆回购、MLF利率10个基点。对于年内两者利率是否还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可能性较低。
“8月份央行调降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LPR报价也随之下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这一政策刺激下,9月份不会继续“降息”。换言之,“降息”工具进入了“冷却期”。然而,货币政策依然面临着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重压力,在当前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较大的落实空间,或将成为最优选择。
明明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稳增长任务重大,信用渠道有待疏通,需要货币政策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海外政策溢出风险仍存,汇率和资本外流压力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空间。综合来看,目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既要珍惜总量性政策的空间,又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
周茂华认为,从目前内外形势来看,央行短期进一步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偏低。当前,国内财政、货币等政策持续发力,实体融资逐步恢复。从目前市场利率看,流动性边际收敛,但整体仍偏宽松,预计央行短期将继续维持低量操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坚定信心赢得长远发展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