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银行业转型要突破“数字化焦虑”

  2022-09-01 17:02:56  经济日报

近日,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披露,今年人员增编1500人左右,其中1200人是新增的科技人员。另外,财务费用上,全年科技预算比上年增加5%以上。

这家银行的情况可以说是近年银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缩影。“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相继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全面提出金融机构数字化的原则、框架与目标,要求2025年实现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和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竞争已日益白热化。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国有大型银行在规模、品牌、科技、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碾压”优势,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目前普遍存在“数字化转型焦虑”。

这种焦虑一方面来自成本的压力。受资本金约束,中小银行资产负债总量有限,盈利绝对额也有限。数字化转型需要最基本的硬件、软件及人员的投入,但高企的成本让一些中小银行难以负担。当前,不少中小银行自身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公司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资产质量较差、盈利能力较弱等。在自身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的情况下,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或期望通过数字化解决自身的问题,最终则可能会问题没解决,反而造成大量投资浪费,业务流失的情况也未能好转。

焦虑另一方面来自对数字化转型方向的迷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中小银行脱离了自身业务实际,模仿互联网企业建场景,希望搞流量获客,结果却是无的放矢。还有一些中小银行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引流,更是存在各种问题和风险。不少机构原本希望通过数字化实现弯道超车,却陷入投入巨大而产出甚微的尴尬境地。

纵观业内,目前能够自建科技系统,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中小银行只有少数几家。对于大量中小银行来说,没有数字化可能在未来竞争中丧失先机,但盲目进行数字化转型可能增加成本反而加剧经营困难。

必须清醒认识到,数字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只是帮助实现业务目标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实践表明,只有围绕银行自身业务特点和客户特点的数字化转型才是最有效的。银行要在稳步推进业务目标的前提下,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切忌本末倒置。

对大多数银行来说,还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深耕自身业务,不能总想着弯道超车。银行业也不能将数字化转型变为“装备竞赛”,一味追求规模而忽视对风险的防范。尤其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当前首要任务是在筑牢风险堤坝的同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银行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筑牢风险底线,用脚踏实地的发展破解转型中的焦虑,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可转债新规落地满月:市场融资效率提升 机构配置力量逐渐回归
下一篇:快递业V形反弹展现市场潜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