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吉蕾蕾 2022-07-25 18:29:59 经济日报
午间时分,商场里餐馆的叫号声此起彼伏,用餐区、等候区座无虚席;夜幕降临,霓虹初上,各大商圈餐饮店前人来人往,服务员们应接不暇……最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各类帮扶纾困政策发力,餐饮业开始复苏回暖,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大街小巷徐徐升腾。
此前,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餐饮业作为接触性、聚集性行业持续遇冷,多地餐饮行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为助力餐饮业渡过难关,从年初到年中,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帮扶纾困。比如,上海提出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吉林、四川、江苏支持开展主题促销活动,北京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等。这都为困境中的餐饮行业增添了坚守的底气。
餐饮业一直是重要的服务产业,也是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2021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有2000万名左右,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从这个角度来看,各项帮扶政策支持餐饮行业企业回到经营正轨、重现发展活力,不仅有助于缓解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稳定人员就业,对提振行业复苏信心也至关重要。
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政策纾困解难,并不意味着餐饮业就能“躺平”。餐饮企业也应主动创新求变,在爬坡过坎中不断挖掘消费新空间,一方面积极探索短视频、直播等营销新模式,拓宽获客路径,比如发力外卖,盘活私域流量,布局半成品菜、速食菜、料理包等预制菜;另一方面应加强数字化、产业化等自身能力建设,用好新工具、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不断增强企业应对困难的能力。
一系列纾困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餐饮企业要坚定信心,增强对消费市场的预判,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特别是要从严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和个人防护。
还要重申的是,食品安全大于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餐饮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餐饮企业要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发展的高压线,让人们吃得放心,才能赢得更多消费信心。否则,再多的帮扶纾困政策,再努力地求新求变也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上升
下一篇: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支持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